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热门关键词: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要求

        机房动力环境设备主要包括供配电、UPS、空调、消防、保安等。一旦这些机房动力环境和设备出现故障或灾害,就会危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严重时会造成机房内的计算机设备故障,甚至使系统长时间全面瘫痪,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机房动力环境设以及计算机主机和网络系统进行自动化实时监视和有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机房场地设备维护和管理专业人员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对机房动力环境设备进行现代化监控和管理尤显得十分重要。 

        系统结构要求

        1.为方便使用,机房环境监控基于TCP/IP,网络功能强大,完全实现多个机房,多个地方场地的集中或分散监控。可同时支持B/S、C/S两种方式,管理人员可通过内网、外网进行监控或管理;使用IE浏览时应无需安装任何软件。 

        2.系统整体设计需采用分布式结构,以提高系统整体工作效率,并为将来的维护和扩展提供便利。

        3.系统软、硬件均需采用模块化结构,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并为将来的维护和扩展提供便利。

        4.各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某一子系统出现问题时只需更换相应模块,无需停止系统运行,对其它子系统不产生任何影响。

        系统性能要求

        1.稳定性:

        ①使用高稳定性、具备本地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同时可直接接入视频,以保证机房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网络出现问题时不受影响。

        ②系统具有双机冗余热备功能,可使用两台相同配置的服务器互为备份、执行同一操作,在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另一台自动接替工作,完全不需人为干预。

        ③系统的软硬件均需采用成熟的设备,能够7X24X365不间断地连续工作,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20万小时,平均修复时间(MTTR)小于2小时。

        2.安全性:

        ①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所有操作人员按其工作性质分配不同的权限,并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有效的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②在排除硬件及监控设备本身的故障时,系统的误报率要求小于0.1%。

        ③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各监控模块故障、传感器故障以及各智能设备与监控系统之间、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一旦发现通讯故障(包括系统本身的硬件故障),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息。

        3.扩展性:

        ①系统需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方便维护和扩展,并保证某一机房设备出现故障时其它机房不受影响。

        ②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将来的扩展应用,并为预留对网络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等监控接口。

        ③系统须预留设备运维及资产管理功能:

        ④通过运维及资产管理功能模块可在系统中完整准确地记录设备的各种自身信息、供应商信息以及历次维护保养、升级情况,需要时可快速查找,及时联系;

        ⑤系统检测到设备故障时,可自动生成包含有设备、厂商及故障处理建议等详细信息的维修单,快速通知相关维修人员,并通过系统知识库做出维修指引;

        ⑥系统可对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当检测到系统长时间未保养时,将自动提醒管理人员,派单并提取相应维护指引信息,打印出来即可进行保养工作。

        ⑦系统须预留自定义报表功能接口:通过自定义报表功能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入本单位的计算公式,按需设置系统报表的生成格式,过滤无关数据,使其显示真实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报表内容,并可按需定制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等各种报表。

        ⑧系统需支持RS232、RS485、RS422、TCP/IP、SNMP、OPC、DDE、MODBUS、ASCII、LONKWORKS、BACNET、C-BUS等各种标准化协议和接口,以用于快速方便的将各监控对象集成到系统中。

        系统功能要求:

        1.平台软件:监控管理服务器,必须运行于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MySQL数据库。

        2.系统界面:参数实时动态显示,界面完全汉化,支持3D电子地图;支持树形结构、场地布局,设备照片或图片直接显示屏幕上,场景逼真,鼠标控制,操作简单,可根据现场情况随意定制主界面和各个子系统的界面。SERVER、CLIENT及IE均采用模块结构,当用到何种设备时,才装载此设备所需的模块,未用到的模块不用装载。

        3.数据采集响应时间:

        ①前端机房数据采控时间<1S;

        ②远程监控数据刷新时间<4S;

        ③短信、电话报警发出响应时间<3S;

        4.系统支持总数据点数应大于100,000个AI/AO/DI/DO点。

        5.权限管理:系统需支持10级以上的权限级别,并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自由组合权限,整体过程支持由用户自定义完成;具有用户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具有登录后自动注销功能,注销等待时间可由用户自由设置。

        6.报警管理:

        需具备短消息报警、电话报警、邮件报警等多种方式;报警级别至少10级,可根据级别设定报警方式;报警发生时系统界面可自动跟踪;特殊报警可人工屏蔽;报警具有详细的检索查询器及报表生成工具;具有确认过程,可录入处理意见和结果;具有精确定位能力。

        ①系统须具有联动功能:支持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动,联动内容可自定义,过程无需编程,采用策略组态模式,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由更改逻辑关系。

        ②系统须具有告警根源分析功能:例如当某台UPS市电供入出现故障,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故障事件,如组电压偏低、单相参数为零、逆变器参数骤变等,告警根源分析机制则通过智能化的分析手段,对故障告警进行过滤,可准确定位故障为“UPS市电供入断开”,而不会发出一系列无关的告警事件,防止短信骚扰管理人员。

        ③系统须预留智能排班功能:可根据值班人员上班情况,设定其接收报警事件的内容,确保上班人员接收到需要的报警内容。

        ④系统须具有分组报警功能:可根据设备组划分进行报警,设置好后只会收到所管辖设备的报警,避免引起管理混乱。

        ⑤系统须具有值班提醒功能:可以在值班人员交班前,发短信提醒对应的值班人员准备交接班。